那年,看到六03班打掃廁所真是羨慕極了,何況大肆潑水、脫鞋在地板上滑行嬉戲?如果有老師還打算處罰學生「午休時間去洗廁所」,恐怕對學生會是一大福音呢!
放學最常經過的後門,路底連通熱鬧的中正路。門口外「野花生」同學的家原本在此開設乾貨店,鹽漬魚腥是印象深刻的味道,她們家也做做小朋友的生意(玩菓鋪子)。
「瞎子巷」拆除後,飲食店多在附近租屋再續商機。這門口路上,以前有3~4家玩菓鋪子,是小朋友們最愛流連的地方。
從「英語村」樓上可以俯瞰「瞎子巷」舊址現貌,遠方矗立大樓是後來的遠東百貨(目前改為SOGO中央新館)。
五04班舊址前方原本應該有「老鼠洞」遊樂器材,現在已經完全不存在。我們下課最常在此空地打棒球,每次有人不慎打出橢圓形「雞蛋球」,總擔心球破了就沒得玩。還好「文老」他們身邊總有些零用錢,趴在牆上就能輕易向對街文具店(應該是瓷牙店那幾戶)叫買一顆10元的橡皮球。好景不常,後來有同學被長椅背(代替球棒)K到後腦勺,老師就不答應我們這種玩法。
雖然叫做中壢國小,可是這邊牆外卻是平鎮市康樂路,路旁原本有幾家打鐵鋪或配鎖店,現在都搬得差不多了。
以前這裡也有開個放學用途的小側門,在更早的時候(約莫剛入學時),這兒還有一間合作社,每當中午用餐時間,總看到大哥大姐們端著橘色塑膠碗,吃著熱泡的王子麵,心裡很羨慕。但到我升上高年級之後,合作社便沒有這些沖泡麵的服務。
康樂路上的水煎包餐車,在道路還沒拓寬之前,大多依附在學校圍牆邊靜靜營業著;以前曾經營車輪餅(俗稱紅豆餅),夏天甚至還兼售紅豆餡料的剉冰(用塑膠袋裝盛)。它從我們小學時代經營到現在,感覺主人們容貌沒有太大改變(會是熱蒸氣衍生的美容功效嗎?),倒是顧客群涵蓋各階層、老少咸宜,每每經過此處,總見到耐心等候的顧客人龍。雖然水煎包價格、大小尺寸會因應時代做調整,但顧客心裡、肚中想追尋的,無非是那股「懷舊味道」,這是其他水煎包同業無法取代之處。
康樂路邊有一些日式房舍,隨著各時期的市容規劃、道路闢建,殘留數量不多,現在伴隨它們的是白晝聚集的臨時攤販。
以前,有些公教人員似乎都曾住過這兒。大約4年級時候,班導何老師突然病痛不適,後來請了好長的假。班上比較靈光的同學(也或許家長有提點吧?),買了一袋的水果(記得是海梨),召集大家去探望何老師,那是我第一次踏進日式房舍的經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