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竹師美勞科使用的信封袋是綠底色,背面封口印有粉色系的標誌。 |
新竹師院的校內出版物 https://boy58.blogspot.com/2023/08/a034.html
【原字01】
許多教師常哀嘆:「唉!這一屆的學生比不上前幾屆,真是一代不如一代。」這完全是教學不力,因而一廂情願地認為如此。其實這個時代不但往前走,而且四面八方地往前走。不要認為自己曾經苦過,就要求我們的下一代也一樣要吃苦,才能成為人上人。今天不同於昔日,但是絕對勝過昔日。
【畫語01】
左上方我畫一位孜孜不倦的古代老者,除了倚賴螢火蟲的弱光來讀書之外,身旁是堆積如山的竹簡,右下方則是應用現代科技做學習的年輕人。這張首作是八開尺寸,期刊編排時圖畫被拆成兩個區塊,線條之外有添加淡墨,但印刷出來呈現糊黑狀態,試驗結果不成功。
【原字02】
興趣的培養,時機特別重要。在某個時期,小明特別喜歡小喇叭悠揚清亮的聲音,內心渴望自己也擁有一把喇叭,但是爸爸卻拖延應付孩子說:「你用功讀書,我明年就買一把給你。」但是明年孩子的興趣轉變了,不再想要喇叭,這時候,爸爸再買喇叭給他,他已經興趣缺缺不想要了。當爸爸的,必須有慧眼,看出孩子的希望,在他最想要的時候,適時提供他的需要,孩子的動機得到增強,學起來自然事半功倍。
有些老師抱怨,費盡口舌勸戒學生,學生卻沒什麼反應,言下頗為灰心。其實這也是timing的問題,當老師的,惟有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適時說出他心裡想要的言語,這時才有感動、乃至改過遷善、變化氣質的可能。否則不論你口才多好,論證多麼令人佩服,都無法打動一個孩子的心。
【畫語02】
原圖是八開直立式,用一張張的日曆紙來代表時間的流逝,並排列成問號的樣子,上半是孩童向家長提出訴求並未得到立即回饋,下半是家長贊同時孩子已經失去興致。我也有類似的難忘經驗,在捷安特腳踏車熱銷台灣的年頭,原本希望父親幫我買一部越野腳踏車,但父親的目標是等我讀國、高中有需要時必然會採購,而我的目的只是想方便跟小學朋友去中央大學或獅子林社區兜風玩樂而已。國中三年都是走路上學,蹲完國四班躍入新竹師專之後,我漸漸迷上摩托車的速度感與便利性,在「金字塔出版社」打工畫插圖一段時間之後,憑著積蓄買下生平首部摩托車。我並不埋怨家境與父親當時的決定,反而很開心靠自己的能力實現願望。
【原字03】
教學跟倒茶一樣,只有把茶倒進杯子才叫做倒茶。只有學生真正學會了,教才算完成。否則老師只管教,不顧學生能不能吸收,就好像把茶倒在地上一樣。
【畫語03】
前兩張直式圖畫,《國教世紀》都沒有傳來任何建議或批評,接下來就得靠自己用心拿捏了。從這張作品開始,我把漫畫都限制在3~4格去呈現,希望它們更有同一系列的樣貌。黑板仍是採用淡墨去處理,編輯部過於尊重我的手寫字,可能以為有特殊意涵而沒有更換成印刷字體,此後,我就不再書寫黑字在圖畫上,讓師長們放心做後續處理。圖畫內容以教師不適切的發問為開頭,因而造成「錯問錯答」的學習反應,國小中年級的自然領域有類似的教學單元,授課老師們應該會對這張圖感受較多。
【畫語04】
原初字稿已經遺失。根據第一格的勉勵字句,其他三格選擇形象鮮明的美術繪畫、機械工程、戲劇表演來輔助意象,各格淡墨效果仍屬瑕疵。
【原字05】
上公民課講合群,不如讓學生去打一場籃球。從球賽中,讓學生實際體會怎樣幫隊友製造機會,掩護隊友上籃得分;讓學生知道默默賣力演好自己角色的人自然受大家歡迎,個人單打獨鬥的英雄式表演會受到隊友的抵制,唯有五個人同心協力才有獲勝的機會。
【畫語05】
不用多說吧?四格應該就是要這樣畫比較能凸顯內容。題外話,早年流行的《灌籃高手》漫畫到現在還是一部出色的作品,百看不厭。
【原字06】
勸學生努力用功苦讀,實在是一件很荒謬的錯誤。與其每天花費十數小時埋首課業中,不如勸他們有效率的讀書四小時,其餘時間算是行有餘力,自然可以去打球看電影,這樣才能身心兼顧,節省時間精力。現在是講求效率的時代,讀書亦然。
【畫語06】
前一張登場的漫畫人物,不小心又在這裡重複出現,畫著畫著,我好像把某一任的仁愛工作社社長久留心田了。他是茹素的虔誠教徒,平常熱心助人,包括願意透漏某位女社員的聯絡地址,我佛慈悲,感謝他讓我知道情書該寄往何方。
【畫語07】
原初字稿已經遺失,大意是說平均一堂課的時間內,老師偶爾要處理課堂狀況而耗掉一些時間,再扣除學生的分心狀態,真正達成授課的部分則相對被縮短。
【文字08】
3+3可以等於8,3和8純粹圖形線條,無任何數學意義道理,0+0也可以等於8。打破事物固有的侷限,突破傳統的約束,思考才能自由地向四方伸展,創造想像力才有萌芽的機會。為人師長可建議學生,多以另一個角度來看事物,自然客觀就能化腐朽為神奇。
【畫語08】
原初字稿有短少遺漏,今次我儘量將它完整接寫。為了完成四格的連貫,所以在最末一格添加「圓頭+圓頭」的意象,也藉此表達師長寬宏接受學生創意的明理風範。
【原字09】
不要忘記學生也會忘記。
【畫語09】
趁老師轉身過去時,台下的小蘿菠頭們的確是花樣百出。這會兒怒目訓斥就乖乖沒出聲,過沒一會兒又發生別款事情,甚至嚴重分心而溜出教室也不是沒可能發生,所以我一直沒考慮去當低年級導師,整間教室嘰嘰呱呱的場景,光想就令人害怕。
【原字10】
判斷一個學校的年齡,只要看看那個校園內的樹木高不高大。校園種草種花固然好,但是總比不上種樹,樹木隨時間年年長大,花草卻早開早謝,缺乏一股永永遠遠的生命力表現。所以愈古老的學校數木愈多,也愈粗壯,學生徜徉在濃蔭綠林中,追求學問的芬芳,教育的環境氣氛自然而生,所以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畫語10】
教書達一段時間之後,更能體會「樹人」與「種樹」同樣了不起。漫畫裡的老師在偏鄉任教,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年栽培的樹苗越發茁壯,老師卻逐漸年邁。看著歷屆學子步入社會,大家都已經長大懂事,成為貢獻國家的一股股力量,欣慰往日的付出都很值得,老師彷如一棵屹立不搖的參天巨木,成就他人也造化自己,因而廣受學生的擁戴與敬愛。
【原字11】
看到學生因學習挫折而自我棄絕,是件很可悲的事;看見老師因喪失熱忱而自我棄絕,是件很可怕的事。
【畫語11】
漫畫裡的老師空口說道理,忽略實際操作的過程,難怪學生如同鴨子聽雷,師生一起落入沮喪氣氛中。小時候學習分數單元,我並沒有覺得困難,倒是某天爸爸切水梨給我們吃,臨時想起實務操作與分數教學的連結,開心地叫我跟妹妹坐在旁邊聽他說明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等意義。不確定他曾經切過幾次水果給我們,至少那次喜孜孜的笑容讓我難以忘記。
【原字12】
中國人重結果論,忽視了方法論。籃球及足球比賽最後論功行賞,總是說某某人得多少分,完全遺忘那些搶球、傳球、防守、製造機會給人的無名英雄。這個結果論,在學生讀書上也一樣適用。數學或物理題目,只會考驗學生正確的運用阿基米德原理的能力,月考出題為什麼不能出類似這樣的題目:「請寫出阿基米德原理被發現的經過?」從某個角度來看,阿基米德原理被發現的經過能啟發學生思索一個定律發現的過程方法,導引學生去思考才是教育的目的,純粹的運用計算應是水到渠成的工作,不應該抹煞學生太多的精力去加減乘除。
【畫語12】
人臉緊貼透明容器或玻璃窗的畫法,應該還是需要勾勒一下貼合的面積範圍。雖然自己是美勞教育科系出身,並非數理方面的專才,根據往日求學經歷與實際教學經驗,也覺得學生不該沉溺於一大堆的反覆計算,引發他們「多方推演、邏輯思考、創意想見」的興趣才是重要的事。
【原字13】
身體的接觸是失敗挫折的最佳治療劑,撫摸學生的頭是一種藝術。表現傑出時,摸頭是讚美;失敗時,摸頭是安慰。衡量老師有沒有愛心,只要問他:「你這個學期,摸過幾次學生的頭?」
【畫語13】
鑑於現行多款法規,師生的肢體觸碰是該謹慎處理,原文是鼓勵關懷學生的積極態度,並非粗莽的苛責之意。我很喜歡第四格的畫面,因為經常看到學生樂於面對挑戰的笑容與衝勁,師長適切的一言一行,絕對是感動孩子心靈的基礎。
【原字14】
在好老師眼中,沒有無可救藥的學生。
【畫語14】
這幅是我喜歡的作品,參酌漫畫家千葉徹彌《小拳王/明日的丈》的故事情節,一般畫者也大多是這樣的表現方式。平日欺凌同學的小霸王,師長設法將他的「拳腳能量」轉移正途,這才是有助於孩子的適性發展。
【原字15】
從事學生的輔導工作,常有這樣的感慨:「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人,就像一腳栽進萬丈古井……底的人奮力攀繩往上爬,否則光有繩而井底的人不願使力向上爬,或井底的人願意爬卻無繩可攀,皆無法得救。(遺失部分文字)
【畫語15】
這幅畫的主角是輔育少年,原本陷入低迷氛圍的他,幸運獲得外圍師友們的拉拔,自己也願意奮力向上攀爬,光明坦途得以再現。第二格的繩索與背景糊在一起,應該要用白色修正顏料去釐清主從關係,第三格岩石暗面也處理不佳。
【原字16】
學生們喜愛競賽式的遊戲,因為有競賽,自然就有成功與失敗。而遊戲的另一種教育價值是提早告訴學生,人生是有失敗的,因此他們才能學會:接納失敗與身處逆境不喪氣失志,是追求成功的必經之道。
【畫語16】
也是一幅喜愛的作品,第二格是全畫的焦點,懂得面對失敗之後,距離成功真的就越來越近了。孩童們都愛好競賽式的學習活動,為人師長千萬要記得明訂規範並確實執行,有了好信譽才能持續帶動他們的心。
【原字17】
教育必須在漸進中養成學生的品德與淬礪學生的知能,早熟是一種殘忍,假天才則是悲哀。
【畫語17】
好一陣子沒再聽到「鑰匙兒」這種稱呼了,知名兒童節目播放的〈寂寞安親班〉歌曲讓我再度想起那些孩子們的生活寫照,三不五時帶著大包小包來學校,放學後匆匆忙忙趕往下一站奮鬥,安排充實的補習班與才藝課,但願都是親子合意的需求。
【原字18】
在一個班級中有百分之五的學生,老師只要輕輕點撥就能融會貫通,另有百分之五的學生限於資質,費力教學亦難見成果,所以老師的教學對象應該擺在中間百分之九十的學生身上。
【畫語18】
前面十餘張漫畫都是直立四格,為了轉載網誌而重新排列呈現,接下來這兩張圖無法修改,只好讓它們橫躺下來。根據「補救教學」的工作來說,原文很容易被重重打臉,這裡暫不做立場評論,改來說說自己的見聞。
曾經參加吉靜如檢察官的講習,內容提到她認為一個班級名列前茅的學生們,由不同的老師來任教不會有太大差異,因為本身資質佳、穩定性高,我很高興有行外人士吐露真言,間接證實我以往的質疑。想起很早期的國中美術班,入學考試需通過第一關學科的門檻篩選,而後才有機會與術科成績合計做比序,難怪內行的家長認定這叫做「變相資優班」,因為該班不會受到常態編班辦法的約束,可依經營需求去調配校內的學科、術科師資,畢業時也沒有限制必須升學美術科系,學生仍保有自己的生涯規劃,在「師生均優」的陣容下,為校方締造一張張亮眼的升學榜單。
按照當時的招生辦法,能夠進入這類藝能班表示該批學生的學科成績有一定的水準,甚至是優異等級。某年,同校一位老前輩的班級有好多學生都考入美術班,讓他開心不已,科任老師也同來道賀,兩人說著說著,老前輩開始換算班內的「升學率」,接著又是一番驚呼歡喜,當時我經過他倆身旁,覺得感觸頗深。參照吉檢察官的看法,個人認為導師若能夠把中、後段的學生都大幅提攜上來,屆時自詡「名師」或「強師」應該更為實至名歸吧?
【原字19】
就教育而言,只有永遠的問題,沒有永遠的答案。教育問題萬變不離其宗,永遠是教師、學生、行政、教學與輔導,但答案卻因時代、社會的變遷,永遠不同。教師只有以變應變,才能勝任愉快。
【畫語19】
這張作品並非最後完成的作品,但適合做為本誌的結尾。以往聽說漫畫家有使用影印剪貼的技巧,此圖內容表現有其需要,所以也藉此嘗試一下,將過往的圖像影本做拼貼組合,並不是取巧騙領稿費。末了,誠摯感謝李麗霞教授提供園地讓我盡情揮灑,若有機會站在她的立場,我也一定盡力將舞台讓給學生。
【原字01】
許多教師常哀嘆:「唉!這一屆的學生比不上前幾屆,真是一代不如一代。」這完全是教學不力,因而一廂情願地認為如此。其實這個時代不但往前走,而且四面八方地往前走。不要認為自己曾經苦過,就要求我們的下一代也一樣要吃苦,才能成為人上人。今天不同於昔日,但是絕對勝過昔日。
【畫語01】
左上方我畫一位孜孜不倦的古代老者,除了倚賴螢火蟲的弱光來讀書之外,身旁是堆積如山的竹簡,右下方則是應用現代科技做學習的年輕人。這張首作是八開尺寸,期刊編排時圖畫被拆成兩個區塊,線條之外有添加淡墨,但印刷出來呈現糊黑狀態,試驗結果不成功。
【原字02】
興趣的培養,時機特別重要。在某個時期,小明特別喜歡小喇叭悠揚清亮的聲音,內心渴望自己也擁有一把喇叭,但是爸爸卻拖延應付孩子說:「你用功讀書,我明年就買一把給你。」但是明年孩子的興趣轉變了,不再想要喇叭,這時候,爸爸再買喇叭給他,他已經興趣缺缺不想要了。當爸爸的,必須有慧眼,看出孩子的希望,在他最想要的時候,適時提供他的需要,孩子的動機得到增強,學起來自然事半功倍。
有些老師抱怨,費盡口舌勸戒學生,學生卻沒什麼反應,言下頗為灰心。其實這也是timing的問題,當老師的,惟有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適時說出他心裡想要的言語,這時才有感動、乃至改過遷善、變化氣質的可能。否則不論你口才多好,論證多麼令人佩服,都無法打動一個孩子的心。
【畫語02】
原圖是八開直立式,用一張張的日曆紙來代表時間的流逝,並排列成問號的樣子,上半是孩童向家長提出訴求並未得到立即回饋,下半是家長贊同時孩子已經失去興致。我也有類似的難忘經驗,在捷安特腳踏車熱銷台灣的年頭,原本希望父親幫我買一部越野腳踏車,但父親的目標是等我讀國、高中有需要時必然會採購,而我的目的只是想方便跟小學朋友去中央大學或獅子林社區兜風玩樂而已。國中三年都是走路上學,蹲完國四班躍入新竹師專之後,我漸漸迷上摩托車的速度感與便利性,在「金字塔出版社」打工畫插圖一段時間之後,憑著積蓄買下生平首部摩托車。我並不埋怨家境與父親當時的決定,反而很開心靠自己的能力實現願望。
【原字03】
教學跟倒茶一樣,只有把茶倒進杯子才叫做倒茶。只有學生真正學會了,教才算完成。否則老師只管教,不顧學生能不能吸收,就好像把茶倒在地上一樣。
【畫語03】
前兩張直式圖畫,《國教世紀》都沒有傳來任何建議或批評,接下來就得靠自己用心拿捏了。從這張作品開始,我把漫畫都限制在3~4格去呈現,希望它們更有同一系列的樣貌。黑板仍是採用淡墨去處理,編輯部過於尊重我的手寫字,可能以為有特殊意涵而沒有更換成印刷字體,此後,我就不再書寫黑字在圖畫上,讓師長們放心做後續處理。圖畫內容以教師不適切的發問為開頭,因而造成「錯問錯答」的學習反應,國小中年級的自然領域有類似的教學單元,授課老師們應該會對這張圖感受較多。
【畫語04】
原初字稿已經遺失。根據第一格的勉勵字句,其他三格選擇形象鮮明的美術繪畫、機械工程、戲劇表演來輔助意象,各格淡墨效果仍屬瑕疵。
【原字05】
上公民課講合群,不如讓學生去打一場籃球。從球賽中,讓學生實際體會怎樣幫隊友製造機會,掩護隊友上籃得分;讓學生知道默默賣力演好自己角色的人自然受大家歡迎,個人單打獨鬥的英雄式表演會受到隊友的抵制,唯有五個人同心協力才有獲勝的機會。
【畫語05】
不用多說吧?四格應該就是要這樣畫比較能凸顯內容。題外話,早年流行的《灌籃高手》漫畫到現在還是一部出色的作品,百看不厭。
【原字06】
勸學生努力用功苦讀,實在是一件很荒謬的錯誤。與其每天花費十數小時埋首課業中,不如勸他們有效率的讀書四小時,其餘時間算是行有餘力,自然可以去打球看電影,這樣才能身心兼顧,節省時間精力。現在是講求效率的時代,讀書亦然。
【畫語06】
前一張登場的漫畫人物,不小心又在這裡重複出現,畫著畫著,我好像把某一任的仁愛工作社社長久留心田了。他是茹素的虔誠教徒,平常熱心助人,包括願意透漏某位女社員的聯絡地址,我佛慈悲,感謝他讓我知道情書該寄往何方。
【畫語07】
原初字稿已經遺失,大意是說平均一堂課的時間內,老師偶爾要處理課堂狀況而耗掉一些時間,再扣除學生的分心狀態,真正達成授課的部分則相對被縮短。
【文字08】
3+3可以等於8,3和8純粹圖形線條,無任何數學意義道理,0+0也可以等於8。打破事物固有的侷限,突破傳統的約束,思考才能自由地向四方伸展,創造想像力才有萌芽的機會。為人師長可建議學生,多以另一個角度來看事物,自然客觀就能化腐朽為神奇。
【畫語08】
原初字稿有短少遺漏,今次我儘量將它完整接寫。為了完成四格的連貫,所以在最末一格添加「圓頭+圓頭」的意象,也藉此表達師長寬宏接受學生創意的明理風範。
【原字09】
不要忘記學生也會忘記。
【畫語09】
趁老師轉身過去時,台下的小蘿菠頭們的確是花樣百出。這會兒怒目訓斥就乖乖沒出聲,過沒一會兒又發生別款事情,甚至嚴重分心而溜出教室也不是沒可能發生,所以我一直沒考慮去當低年級導師,整間教室嘰嘰呱呱的場景,光想就令人害怕。
【原字10】
判斷一個學校的年齡,只要看看那個校園內的樹木高不高大。校園種草種花固然好,但是總比不上種樹,樹木隨時間年年長大,花草卻早開早謝,缺乏一股永永遠遠的生命力表現。所以愈古老的學校數木愈多,也愈粗壯,學生徜徉在濃蔭綠林中,追求學問的芬芳,教育的環境氣氛自然而生,所以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畫語10】
教書達一段時間之後,更能體會「樹人」與「種樹」同樣了不起。漫畫裡的老師在偏鄉任教,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年栽培的樹苗越發茁壯,老師卻逐漸年邁。看著歷屆學子步入社會,大家都已經長大懂事,成為貢獻國家的一股股力量,欣慰往日的付出都很值得,老師彷如一棵屹立不搖的參天巨木,成就他人也造化自己,因而廣受學生的擁戴與敬愛。
【原字11】
看到學生因學習挫折而自我棄絕,是件很可悲的事;看見老師因喪失熱忱而自我棄絕,是件很可怕的事。
【畫語11】
漫畫裡的老師空口說道理,忽略實際操作的過程,難怪學生如同鴨子聽雷,師生一起落入沮喪氣氛中。小時候學習分數單元,我並沒有覺得困難,倒是某天爸爸切水梨給我們吃,臨時想起實務操作與分數教學的連結,開心地叫我跟妹妹坐在旁邊聽他說明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等意義。不確定他曾經切過幾次水果給我們,至少那次喜孜孜的笑容讓我難以忘記。
【原字12】
中國人重結果論,忽視了方法論。籃球及足球比賽最後論功行賞,總是說某某人得多少分,完全遺忘那些搶球、傳球、防守、製造機會給人的無名英雄。這個結果論,在學生讀書上也一樣適用。數學或物理題目,只會考驗學生正確的運用阿基米德原理的能力,月考出題為什麼不能出類似這樣的題目:「請寫出阿基米德原理被發現的經過?」從某個角度來看,阿基米德原理被發現的經過能啟發學生思索一個定律發現的過程方法,導引學生去思考才是教育的目的,純粹的運用計算應是水到渠成的工作,不應該抹煞學生太多的精力去加減乘除。
【畫語12】
人臉緊貼透明容器或玻璃窗的畫法,應該還是需要勾勒一下貼合的面積範圍。雖然自己是美勞教育科系出身,並非數理方面的專才,根據往日求學經歷與實際教學經驗,也覺得學生不該沉溺於一大堆的反覆計算,引發他們「多方推演、邏輯思考、創意想見」的興趣才是重要的事。
【原字13】
身體的接觸是失敗挫折的最佳治療劑,撫摸學生的頭是一種藝術。表現傑出時,摸頭是讚美;失敗時,摸頭是安慰。衡量老師有沒有愛心,只要問他:「你這個學期,摸過幾次學生的頭?」
【畫語13】
鑑於現行多款法規,師生的肢體觸碰是該謹慎處理,原文是鼓勵關懷學生的積極態度,並非粗莽的苛責之意。我很喜歡第四格的畫面,因為經常看到學生樂於面對挑戰的笑容與衝勁,師長適切的一言一行,絕對是感動孩子心靈的基礎。
【原字14】
在好老師眼中,沒有無可救藥的學生。
【畫語14】
這幅是我喜歡的作品,參酌漫畫家千葉徹彌《小拳王/明日的丈》的故事情節,一般畫者也大多是這樣的表現方式。平日欺凌同學的小霸王,師長設法將他的「拳腳能量」轉移正途,這才是有助於孩子的適性發展。
【原字15】
從事學生的輔導工作,常有這樣的感慨:「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人,就像一腳栽進萬丈古井……底的人奮力攀繩往上爬,否則光有繩而井底的人不願使力向上爬,或井底的人願意爬卻無繩可攀,皆無法得救。(遺失部分文字)
【畫語15】
這幅畫的主角是輔育少年,原本陷入低迷氛圍的他,幸運獲得外圍師友們的拉拔,自己也願意奮力向上攀爬,光明坦途得以再現。第二格的繩索與背景糊在一起,應該要用白色修正顏料去釐清主從關係,第三格岩石暗面也處理不佳。
【原字16】
學生們喜愛競賽式的遊戲,因為有競賽,自然就有成功與失敗。而遊戲的另一種教育價值是提早告訴學生,人生是有失敗的,因此他們才能學會:接納失敗與身處逆境不喪氣失志,是追求成功的必經之道。
【畫語16】
也是一幅喜愛的作品,第二格是全畫的焦點,懂得面對失敗之後,距離成功真的就越來越近了。孩童們都愛好競賽式的學習活動,為人師長千萬要記得明訂規範並確實執行,有了好信譽才能持續帶動他們的心。
【原字17】
教育必須在漸進中養成學生的品德與淬礪學生的知能,早熟是一種殘忍,假天才則是悲哀。
【畫語17】
好一陣子沒再聽到「鑰匙兒」這種稱呼了,知名兒童節目播放的〈寂寞安親班〉歌曲讓我再度想起那些孩子們的生活寫照,三不五時帶著大包小包來學校,放學後匆匆忙忙趕往下一站奮鬥,安排充實的補習班與才藝課,但願都是親子合意的需求。
【原字18】
在一個班級中有百分之五的學生,老師只要輕輕點撥就能融會貫通,另有百分之五的學生限於資質,費力教學亦難見成果,所以老師的教學對象應該擺在中間百分之九十的學生身上。
【畫語18】
前面十餘張漫畫都是直立四格,為了轉載網誌而重新排列呈現,接下來這兩張圖無法修改,只好讓它們橫躺下來。根據「補救教學」的工作來說,原文很容易被重重打臉,這裡暫不做立場評論,改來說說自己的見聞。
曾經參加吉靜如檢察官的講習,內容提到她認為一個班級名列前茅的學生們,由不同的老師來任教不會有太大差異,因為本身資質佳、穩定性高,我很高興有行外人士吐露真言,間接證實我以往的質疑。想起很早期的國中美術班,入學考試需通過第一關學科的門檻篩選,而後才有機會與術科成績合計做比序,難怪內行的家長認定這叫做「變相資優班」,因為該班不會受到常態編班辦法的約束,可依經營需求去調配校內的學科、術科師資,畢業時也沒有限制必須升學美術科系,學生仍保有自己的生涯規劃,在「師生均優」的陣容下,為校方締造一張張亮眼的升學榜單。
按照當時的招生辦法,能夠進入這類藝能班表示該批學生的學科成績有一定的水準,甚至是優異等級。某年,同校一位老前輩的班級有好多學生都考入美術班,讓他開心不已,科任老師也同來道賀,兩人說著說著,老前輩開始換算班內的「升學率」,接著又是一番驚呼歡喜,當時我經過他倆身旁,覺得感觸頗深。參照吉檢察官的看法,個人認為導師若能夠把中、後段的學生都大幅提攜上來,屆時自詡「名師」或「強師」應該更為實至名歸吧?
【原字19】
就教育而言,只有永遠的問題,沒有永遠的答案。教育問題萬變不離其宗,永遠是教師、學生、行政、教學與輔導,但答案卻因時代、社會的變遷,永遠不同。教師只有以變應變,才能勝任愉快。
【畫語19】
這張作品並非最後完成的作品,但適合做為本誌的結尾。以往聽說漫畫家有使用影印剪貼的技巧,此圖內容表現有其需要,所以也藉此嘗試一下,將過往的圖像影本做拼貼組合,並不是取巧騙領稿費。末了,誠摯感謝李麗霞教授提供園地讓我盡情揮灑,若有機會站在她的立場,我也一定盡力將舞台讓給學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