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日 星期五

藝文課/手掌點線面

時光過得真快,7月剛把前一批學生送上五年級,現在又展開新的歷程。康軒版《藝術與人文》課本第48~49頁揭示「動手做點線面」的創意作品,三年級上學期的首件作品就從這裡為開端吧?


回想當年初任教師的時候,常指導中年級學生繪畫此類作品。方法是在八開的圖畫紙上,學生先用鉛筆描繪自己的手掌外輪廓,經適當的重疊,最後再搭配數條縱橫交錯的曲線來完成草稿,之後才是區塊分割的著色過程。(上圖是子女的假期作業,沒有打上底色,單純以水彩顏料繪圖,深色系列留到最後才畫。)

相隔多年,歷經高年級與兼任行政工作之後,再次重返中年級導師行列。學生二升三重新編班之後,如果他們順利適應我的班級經營模式,通常會拿這項作業來當藝文課的首道菜單。今昔差異之處,是對於現階段學齡孩童及水彩教學有所把握,所以會指導他們進行水彩渲染來充當底色。

學生要準備數張報紙墊在圖畫紙底下,並不是擔心桌面被弄髒,而是希望透過報紙來協助水彩盡快乾燥,也避免紙張過於潮濕而不慎被扯破。每生染色的數量以2~3種為原則,過多無益,經師生共同討論之後,將一組組適當的顏色配對方式書寫於黑板上,供學生拿捏衡量,並建議避開靛、紫、黑等深色系,以減少失敗的機率。

為達到充分的渲染效果,指導學生用雙手掌來代替水彩筆,快速、多量地將清水沾濕圖畫紙。接著把握溼紙狀態的簡短片刻,將自己選擇的顏色盡速塗刷於紙上,先刷較淺的顏色(例如:黃)避免被他色染髒。學生幾乎是初次體驗水彩,所以老師需帶著清水及大筆刷,快速遊走各桌學生之間,適時地進行援助,如果遇上渲染效果僵硬的局面,立刻用清水大筆予以明快拆解。

染色的時段,必須考慮教室後續的使用狀態,通常選在當日較末尾且接近放學的課堂為宜,隔日才能安全收回一張張乾燥沒汙損的畫紙。第二階段的上色,也是以2~3種為原則,但不設限顏色的深淺性質,彩色筆、粉蠟筆、水彩顏料都是可用材料,由學生自行斟酌。

107_30805)兆桀使用黃、綠、紫的彩色筆。並非每一空格都要塗色,因為大家都已經完成基本底色,所以不會出現刺眼的大空白。

107_30811)靖倫使用青、桃、茶的彩色筆。手型之外的空格很重要,也需要適當地上上顏色,整張圖稿才不會讓觀眾一直聚焦於孤單單的手掌。

107_30813)郁綺使用橙、靛、紫的水彩顏料。原本她的顏料調得較濃郁,經老師示範幾下之後,聰明的她立刻領悟透明水彩的奧妙。

107_30815)芸媗使用黃、桃、橘的粉蠟筆。粉蠟筆並非低年級的專屬用品,只要使用得宜、耐心填色,畫稿未必會搞得髒兮兮的。

107_30823)奕琪選擇使用水彩顏料,難度較高。顏色多以桃、紅、綠為主,整張畫作看得出她努力奮戰的態度。

107_30825)昀潔使用水藍、藍、淺灰、綠的彩色筆,整組色調讓我想起戶籍金門的老同學,當年他(皓雲)的西畫作品經常是這類的配置。學生美勞材料若無特別提列規格,紙質磅數多少會影響學生的著色過程,昀潔輕巧的塗上彩色筆而沒有產生摩擦後的紙屑顆粒。

學生使用自己的手掌為型版,既方便又有趣,而且兩手都可併用。把握此項原理之後,日後還可以衍生其他的變化;以上圖為例,是不是有眼熟的基本造型躲藏在圖畫紙內呢?

學生經營管理個人作品的態度,始於師長們的積極引導、身教示範,豈待自然天成?

跟學生分享評析之後,接著要讓他們將作品帶回去與家人分享,而且盡量避開有降雨的日子。按照往例,再次指導學生重視自己作品及保護管理之方;通常學生習慣用橡皮筋綁死圖畫紙,我使用被扔棄的塑膠包裝袋(直笛學用品)來予以束收,應不至於產生圖稿被扯破的老問題。





教室空間有限時,另覓教師休息室來晾乾作品。

畫/林緁芸(109_30717)
如果只是平塗的方式,一般的學用紙都還算堪用向來習慣指導學生先渲染底色,但是每個學期拿到的代購物品質不盡相同,為避免畫紙過濕而破裂的問題,需要另外準備磅數較高的水彩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